财联社11月15日讯(记者郭松峤)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,也是我国工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行业。11月15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《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。
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逐步减少使用火电的电解铝产能等。对此,分析人士向财联社表示,如果清洁能源电力占我国电解铝生产用电量的30%以上,那么我国每吨电解铝的碳排放量就可以降到8吨以下,比2020年降低三分之一,大约相当于减少一亿吨碳排放。此外,企业应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前提下向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有序转移,逐步减少使用火电的电解铝产能。
专家表示,在“双碳”目标下,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面临着多个机遇。例如,与“双碳”经济相关的风电、光伏、新能源电池以及交通工具轻量化等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不断增加,新兴矿产的发展将成为拉动我国有色金属需求的新增长点。此外,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面临新的发展契机。
“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的核心是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
《实施方案》要求,“十四五”期间,有色金属产业结构、用能结构明显优化,低碳工艺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,重点品种单位产品能耗、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,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%以上。“十五五”期间,有色金属行业用能结构大幅改善,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30%以上,绿色低碳、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。确保2030年前有色金属行业实现碳达峰。
具体看,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优化冶炼产能规模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、强化技术节能降碳、推进清洁能源替代、建设绿色制造体系等5方面15项重点任务。
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此前在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表示,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的核心是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坚持总量控制,推广低碳技术,构建绿色模式,提升发展质量。此外,构建绿色模式也很重要。电解铝电力保障模式的转变,对降低有色金属工业的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。如果清洁能源电力占我国电解铝生产用电量的30%以上,那么我国每吨电解铝的碳排放量就可以降到8吨以下,比2020年降低三分之一,大约相当于减少一亿吨碳排放。
东吴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王志强表示,近年来,有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,形成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链,重点品种冶炼及压延加工产能产量全球过半,冶炼技术成熟,单位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但受产业规模大、用电结构依赖火电、减碳技术缺乏革命性突破、循环经济体系不够完善等影响,碳达峰、碳减排任务依然艰巨。制定《实施方案》有利于全行业统一思想、提高认识,找准方法路径,加快绿色低碳转型,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。